記者潘鈺楨/台北報導
參與過麥可傑克森(Michael Jackson)、Lady Gaga、蕾哈娜(Rihanna)、凱蒂佩芮(Katy Perry)等好萊塢天王天后的音樂錄影帶製作,來自黎巴嫩的新銳導演奧亞力穆恩奈斯(Oualid Mouaness),首部長片《黎巴嫩的天空》2019年贏得多倫多國際影展(TIFF)「亞洲電影奈派克獎」(The NETPAC Award)等12個獎項,代表黎巴嫩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對於導演而言非常有意義:「戰爭中首先受到損害的其中之一,就是教育的權利。」
奧亞力穆恩奈斯不只在流行音樂有漂亮成績,2017年執導的作品《The Rifle, the Jackal, the Wolf, and the Boy》還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。在孩童時期歷經過1982年黎巴嫩戰爭的他,花8年的時間自編自導童年在學校最後一天看著戰火逼近的回憶。
繼《螢火蟲之墓》、《兔嘲男孩》,又一作品透過孩子的視角來看戰火下的世界,有別於兩部作品呈現出戰爭下的殘酷面,《黎巴嫩的天空》所展現的是戰爭來臨前看似寧靜又不安的生活,故事背景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所私立學校中,11歲的小男主角威桑(穆罕默德達利飾演)一直尋找著各種方法跟時機想要跟心儀的女同學喬安娜(吉雅瑪蒂飾演)告白,同時,以色列正出兵攻打黎巴嫩,但在小男孩的世界是純潔無瑕,他不知道「戰爭」是什麼模樣,對於女孩的宗教信仰跟生活環境是否跟自己有衝突也完全不關心,他只想要「單純」的喜歡一個人,還有畫自己喜歡的機器人。
為了尋找適合威桑的角色,也希望所有演員陣容來自黎巴嫩社會不同階層,導演花了快五年的時間去不同的學校觀察,在決定要拍攝的一刻,從700名左右的素人學生中挑選出穆罕默德達利,他自然地詮釋出11歲小男孩對愛情懵懂又純真可愛的一面,宛如國小版的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每個男生在小學時期,也有一個自己的「沈佳宜」,都有為愛不顧一切、不計回報的天真時刻。
導演奧亞力穆恩奈斯受訪時表示,小學曾因為寫了情書害得媽媽被請去學校,孩童時期的他始終不明白大人為何認為年紀太小不能有愛,人們都會忽視不同年齡層的想法,因此他尊重每個孩子都可能擁有迷戀,因為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;為了讓素人小演員們融入情境,導演一直隨身帶著相機,讓孩子們忘記鏡頭的存在,才能捕捉到電影裡孩子自然互動的一面;導演受訪時提到在拍攝電影過程中,一直深刻去了解孩子成熟度的問題。
才女導演娜迪拉巴琪(Nadine Labaki)2019年憑藉《我想有個家》問鼎奧斯卡金像獎,這次在電影裡飾演學校女老師,身為黎巴嫩頭號票房巨星跟導演,她一現身教室,立刻讓孩子們驚喜連連;關於這次的出演,娜迪表示童年也歷經過黎巴嫩戰爭的無情,希望藉由作品為自己的國家跟社會底層人物發聲。今年時逢黎巴嫩戰爭40週年,俄烏戰爭造成烏克蘭民不聊生也影響全球,導演奧亞力穆恩奈斯非常能夠體會那樣的心情,希望透過電影能讓觀眾理解戰爭對人民帶來的動盪遠遠超出想像。電影6月10日在台上映。
今日娛樂推薦影音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BB%8E%E5%B7%B4%E5%AB%A9%E3%80%8C%E6%B2%88%E4%BD%B3%E5%AE%9C%E3%80%8D%E
離婚證人